上一篇我們說自我判斷 「宜食」的第一個條件:五味所喜。這次我們主要探討「宜食」的第二個條件:身體所感。
在很多時候,口感的喜好與身體本能的喜好是一致的,口感所喜者就是身體的所需。而在物質條件極為豐富的現代社會,很多人的味蕾受到大量複雜新奇的刺激,以至於人們不再習慣於溫和平淡的味道,原本靈敏的口味感知也漸漸「麻木」,如此,其所喜好的口味未必完全符合身體所欲,甚至與身體所需相悖。
在這時候,我們需要靜下心來,聽從身體反饋。比如喜食辣者,稍食便咽痛、口瘡,這說明身體的上焦部位存在火熱、或津虛虛熱、或濕熱的基礎,當忌辣,宜適當進食一些酸甘的食物以平衡,如檸蜜、酸梅湯之類。又如喜食甜者,食後易起痰、胃脹,這說明素體有痰濕,此當少食甜,日常可泡服陳皮茶,或煲清補涼湯服用。或如喜食鹹鮮者,進食後除了口略渴雖無明顯不適,但平時皮膚易生瘡瘍,這是由於過鹹易傷血,引起體表的津血虛燥化熱,此當調淡飲食。有喜食酸者,但食後易胃不適而反酸,這是由於脾虛使然,酸為木(肝)味,素體土(脾)不足則易受肝木克伐。
五味以外,食物亦有寒熱溫涼的性質差異,食物之性相較於藥物平和很多,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不被感知。當身體處在較為明顯的寒熱偏傾狀態時,食物的寒熱之性便可被覺察。比如脾陽或腎陽虛屬於「寒體」者,進食寒涼性的食物易腹痛腹瀉、或覺打冷顫,而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則覺舒。胃腸熱者,進食溫熱性食物則易胃中嘈雜、咽乾口瘡,或排便不暢等,該類人群進食偏涼性的食物則安。
以上所反映的是單純的身體狀態,而實際情況往往不那麼簡單,許多人呈現寒熱兼夾、燥濕相混、臟腑表裡內外的虛實偏傾錯雜的情形,掌握一般原則,知常達變,重要的是靜下心來傾聽身體告訴我們的訴求,就能順應本能所需,保有健康的體魄。
由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助理講師 王思嘉博士撰文
(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若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