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生先養腳

「人老腳先衰,樹死根先竭」。中醫把足部比作樹的根,腳雖然位於人體最低處,但它是人體的根本,故在保健養生時,有「養生先養腳」的說法;而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,的確可以從足部來調理,這便是中醫上病下治、百病取足的道理。

  1. 眼乾:揉大腳趾

中醫認為「肝開竅於目」、「目受血能視」,肝經起於大腳趾;如果眼睛乾澀,視物不清,就可以揉足大腳趾,調肝理氣、疏肝明目,緩解眼乾症狀。一般每日1-2次,每次2-3分鐘,以局部發熱為佳。

 

2. 高血壓:轉腳腕

腳踝周圍分佈著肝、膽、脾、胃、腎、膀胱經的多個重要穴位,為臟腑氣血運行的通道。對長期血壓高的老人,轉動踝部可刺激下肢經絡,調節全身血液流動,控制血壓,增強體質。一般每天早晚各做1次,每次左右各轉100下,至腳部發熱為佳。

 

3. 消化不良:扳腳趾

足背蹠趾關節附近是下肢經脈「滎穴」分佈的位置,中醫認為「滎主身熱」,「滎穴」能治熱證、火證,具有清熱、瀉火的作用。有口臭、便秘、腹瀉、胃痛等消化不良的患者可扳腳趾,以刺激足三陰三陽六條經脈的滎穴,調節消化功能。一般每天餐後各做1次,每次3-4分鐘。

 

4. 靜脈曲張:踮腳走

對久坐久站的人群,長期進行踮腳運動能有效緩解靜脈曲張。靜脈曲張好發位置正正是足三陰三陽經的循行位置,踮腳運動能促進下肢部經絡運行,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,促進血液淋巴回流,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。每天堅持走2-3次,交替用腳尖、腳跟走,一般每次5-6分鐘。

5. 睡覺流口水:揉腳拇趾內側

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濕,在液為涎,而睡覺流口水是脾虛濕重的表現。足拇趾前內側是脾經循行之處,揉腳拇趾內側有健脾益氣、和胃化痰、寧心安神作用,促進脾的運化功能,使涎液上行於口,但不溢出口外。一般每日1-2次,每次2-3分鐘,以局部發熱為佳。

 

6. 腎氣不足:揉腳心

年過四十,陰氣自半。人到中年後常出現腰酸腿軟、失眠多夢、神疲健忘等腎虛症狀。腳底心是腎經起始之處,搓揉腳底心能滋陰益腎、開竅醒神。一般每晚1次,每次3-4分鐘,至腳部發熱為佳。

圖片來源:AC-Photo

正所謂「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動補。」大家不妨每天抽出10分鐘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腳部運動,給全身各臟腑進補!

 

由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註冊中醫師  陳家祈撰文

(以上資料只供參考,若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。)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whatsapp
Share on 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