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/ 心聲故事 / 聽力損失不能復元,任何年齡人士都要護耳
二次大戰之後在高噪音下工作的紡織廠工人,1970年代經常浸淫於「的士高」強勁音樂的嬰兒潮世代,以至1980年代不分晝夜透過隨身聽(Walkman)和耳機收聽極高音量音樂的人,至今全都年屆50歲。據統計,年紀愈大,聽力缺失的人口比率愈高。為了減少聽覺損傷的累積,任何年齡的人都應好好保護聽覺。
聽力受損難恢復
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 — 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兼「衞生署認可聽力學家名冊會員」伍凱怡指出,一般而言,一個人年輕時偶爾去一場搖滾樂音樂會,只要休息一兩天,耳朵發出的嗡嗡聲自會消退,聽覺自會復元。不過,隨着年齡增長,聽力修復速度變慢,甚至來不及修復,損傷便累積起來。
耳朵結構分外耳、中耳及內耳。她稱,內耳長有感覺細胞(即「毛細胞」),體積很小,只能在高倍數的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。它們本應像梳齒般一排排整齊地豎着,但年長人士或長期受噪音影響的人,內耳毛細胞退化,呈現不整齊、折斷和脫落,於是出現聽力退化。
護耳應從小開始
從小護耳,對聽力的保存至關重要。「保護聽力(的工夫)要持續去做。年長才去保護,效果始終不夠好。一旦時機過去,也就沒有辦法挽回。」伍凱怡說。
日常生活中,少不免要在港鐵或巴士上使用手提電話,又或把握時間「煲劇」,用耳機收音。伍凱怡提醒,車廂經過某些路段時,例如港鐵車廂駛經海底隧道,噪音會很大,用家或會調高耳機輸出的音量,若事後忘記調低而持續聽下去的話,恐損聽覺。因此,若遇上類似情況,應暫停聽耳機或使用手提電話。
此外,不挖耳朵也是護耳好習慣。她稱,挖耳朵其實會把大部分耳垢推進耳道更深處,挖出來的只佔少數。耳垢是外耳道皮膚分泌的皮脂,與外耳道脫落的皮屑的混合物,我們臉部的活動會牽動外耳道,把耳垢推出耳朵外,而外耳道的皮膚也會向外生長,順便把耳垢帶出去,不用特別去挖,否則,只會把耳垢愈推愈深,造成阻塞,又可能把外耳道挖傷,甚至傷及耳膜,影響聽覺。
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亦指出,每個人承受噪音的能力不盡相同,有人被120分貝的噪音「突襲」,聽覺已受損,但別的人也許承受140分貝的音量卻沒問題。還有,愈年長,毛細胞愈弱,年輕時能承受較大的音量,邁入中年則再不是那回事。故此,無論何時,都不要讓自己暴露在高噪音的環境下,以保護聽覺,因為「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能承受的音量有多大」。
小知識:香港的聽力缺失人士 年紀愈大 比率愈高
50歲之後,聽覺困難人士的比率,的確明顯增加。根據政府統計處8年前(2013年)的調查結果,50歲以下聽力有困難的比率,不足1%,但50歲或之後的,則隨年齡顯著上升(見下表)。
資料來源:衞生防護中心《非傳染病直擊》引述政府統計處第62號專題報告書(2016年2月)
至於近年的情況,去年(2020年)11至12月,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以協辦方的身分,替超過580名年滿50歲的葵青區居民篩查聽力,同樣發現年紀愈大,出現不同程度聽力退化的比率也愈高:50至60歲的39%,61至70歲的57%,71至80歲的84%,81歲或以上的是95%。
不過,要留意的是,上述兩組數字不能直接比較。有份參與葵青區聽力篩查的研究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解釋,不排除這群葵青區參加者自感聽力退化,才會主動報名參加,並非透過科學方法抽樣而來,故這次篩查結果,並不反映全港同齡人士的聽力退化情況。
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– 長者健康社區推廣計劃
計劃簡介:以世界衞生組織的《老年人綜合照護指南》(ICOPE)為藍本,結合健康評估與社區照顧,並涵蓋聽覺、視覺、認知、如廁能力、疾病管理、飲食健康等之健康範疇,全面協助50歲或以上人士延緩衰弱與失能,長遠活出健康耆年。
為喚起更多社區人士對健康的關注,計劃亦設有網上健康問卷篩查,所有資料只供中心註册護士作評估之用,絕對保密,歡迎50歲或以上人士填寫。經評估後如有需要,中心職員將於一個月內與參加者聯絡,並提供健康指導及服務建議。
網上健康問卷:https://jcch.page.link/COP_Qs
計劃網站:https://jcch.org.hk/special_event/cop/
查詢:3763 1000 (賽馬會流金匯)
由賽馬會流金匯 特約記者姜素婷撰文